导航:首页 > 新知推荐>内容
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什么意思?

发布时间:2023-11-05 15:58:18 来源:小通百科网  点击:
TAG: 百科
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什么意思?

意思: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。
出处:《鱼我所欲也》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作者很可能是孟子。

《鱼我所欲也》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,对人的生*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。

原文节选: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*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译文: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,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;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,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。

由此可见,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(那就是“义”);厌恶的有比**更厉害的东西,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。

《鱼我所欲也》的作品鉴赏
《鱼我所欲也》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:义重于生,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。
孟子说:“羞恶之心,义也。

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又说:“义,路也。……惟君子能由是路。”(《万章下》)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,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,这就是义;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。

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:鱼是我想得到的,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,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,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;生命是我所珍爱的,义也是我所珍爱的,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,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。
孟子把生命比作鱼,把义比作熊掌,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,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“舍生取义”的主张。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。

“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”的全部意思是什么啊??? 求解答

该句完整为“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”,翻译如下:并非只有圣贤的人拥有智慧的心灵,聪明的才智,人人都有属于自已的一片天地,一份睿智。只不过圣贤的人更能使自已的聪明智慧**处于**状态。

不会有一丁点的丧失。
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什么意思

意思是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。
出自《鱼我所欲也》,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作者可能是孟子。

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,孟子持性善论(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),告子持不善不恶说(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),《告子》以两人的论辩开头,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、道德及其相关理论。

全文(节选)如下:
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*者,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?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。
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*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译文如下:
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话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,哪种手段不能用呢?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**的话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,哪种事情不会做呢?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,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;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,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。

由此可见,他们所喜爱的,有超越生命的东西(那就是“义”);他们所厌恶的,有超越**的东西(那就是“不义”)。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,其实人人都有,只不过贤人能够做到不丧失罢了。
字词解释如下:
所欲:想要的东西。

可:可以,能够。
兼:兼有,并有。故:连词,表因果,所以。

苟:苟且。患:祸患,灾难。

扩展资料:
本文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。

本文善用比喻,开始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,使“舍生取义”的道理明白易懂;以“行道之人弗受”、“乞人不屑”来比喻守义不辱,也非常形象生动。对比也是本文的显著特色。
**段鱼和熊掌对举,生和*对举,都是以相似的句式将相关的意思比出来,让人一看就明白应该肯定什么,应该否定什么。第三段以“向”“今”相互比较,突出了所要说明的问题。

此外,论证严密、层层深入也是本文论述方面的特点。

所恶有甚于*者,非独贤者有是心也

意思: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,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?
出处:战国孟子《鱼我所欲也》,本文提出在“生”和“义”不能兼顾的情况下,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,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“本心”,那些在“义”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“本心”罢了。
原文节选: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*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?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

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*者。
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译文: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,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?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**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,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?
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,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;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,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。由此可见,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(那就是“义”);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**的事,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。

扩展资料
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。

其一,“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*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*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”这几句论证说:生命是我珍爱的,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(指正义),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。
**是我厌恶的,但还有比**更为我所厌恶的(指不义),所以有时对祸害(**)不愿躲避。

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,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。
其二,“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*者,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?”
这几句论证说: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,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!如果没有比**更为人们所厌恶的,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(**)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!言外之意是:这样下去,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、卑鄙**了吗?
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,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。
其三,“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

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*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”
这几句论证说:通过这样的手段(指不正当的手段)就可以保全生命,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;通过这样的办法(指不正当的办法)就可以避免祸患(**),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。

所以,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(指义),还有比**更为人们所厌恶的(指不义);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,而是人人都有,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。
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,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。通过论证,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。
作者简介: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—约公元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(待考,一说字子车或子居)。

汉族,东周邹国(今山东省邹城市)人,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**家、文学家。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。
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?

非独闲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忽丧耳。译文:不仅闲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不过闲人不能够丧失罢了。

孟子主张性善,主要表现在《告子》篇。

他主张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这就是“仁义礼智”之端。圣人有,普通人也有,区别在于能不能保持、发扬、充实这种人性固有的美德。
这一段朱熹《孟子集注》说:“此章言羞恶之心,人所固有。

或能决*生于危迫之际,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。是以君子不可顷刻而不省察于斯焉。”

《鱼我所欲也》理解性默写:
1、本文的中心论点、主旨、观点是:舍生取义。

2、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: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3、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:生,亦无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4、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: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*者。

5、“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”中的“是心”指:所欲者有甚于生者,所恶者有甚于*者。
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什么意思

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。原文鱼,我所欲也,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

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。*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*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*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!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;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

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*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,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,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,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。

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,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,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,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。生命是我所喜爱的,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,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;**是我所厌恶的,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**的事,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。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,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?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**的,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?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,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;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,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。

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,有比**更厌恶的。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,人人都有,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。非独:不只,不仅 非:不 独:仅。

贤者:有才德,有贤能的人。是:此,这样。勿丧:不丧失。

上一篇:《妖精的尾巴魔导少年》进不去怎么办 下一篇:返回列表

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什么意思?相关的文章

热点内容
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什么意思?... 浏览:1863
《妖精的尾巴魔导少年》进不去怎么... 浏览:575
屋里**信号差怎么解决... 浏览:214
电信宽带帐户密码怎么查?... 浏览:1990
雪孩子的全部故事... 浏览:1050
怎么让**出故障看不出人为... 浏览:1540
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的使用区别,公制... 浏览:480
滨州市的车牌是什么?... 浏览:549
oppon1t真机吗?... 浏览:1365
上海地铁有几个线... 浏览:976
苹果更新系统出现 itunes 是什么意... 浏览:141
动漫与番剧的区别是什么?... 浏览:964
浙江上虞旅游景点... 浏览:214
三山半落青天外下一句... 浏览:1244
vivox7唱全民k歌不得sss,用平果6s... 浏览:1966
安卓**怎么截屏的?有哪4种方法?... 浏览:955
格力空调价格表1匹大全... 浏览:378
beatspowerbeats3听音乐多久... 浏览:340
android studio怎么连接**运行... 浏览:893
华为**发热正常吗?... 浏览:759